90%的UI设计师,都容易栽在这6件事上…

90%的UI设计师,都容易栽在这6件事上…
思考盲点往往会造成许多失误,就如同身为 UI设计师的我们,虽自诩可以用客观的方法与心态完成任务,但有时候难免陷入设计师特质所造成的纠结,形成思考上的盲点。
这些盲点可能造成一些缺失,小则只影响产品推出时程,大则破坏团队和谐、造成不良的企业文化或产品开发方向错误等。
担心读者们也深陷于其中,这次小编就特别整理了一些 U设计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,最容易有的思考盲点 ,供大家参考。
常有的 思考盲点 :

(1)龟毛

最常听到大家形容设计师的词汇就是——龟毛。在一般人的定义中,龟毛带有负面的意味,但对于设计师而言,也许听到对方形容自己龟毛,反而还会沾沾自喜,暗爽在心中。
因为表示设计师对细节的坚持,对品质的要求。
这项特质对产品或品牌的最终发展绝对是有帮助的,不过,当设计师龟毛的坚持修改某些项目时,往往忘了考虑手上 “资源(时间、资金、人力等)” 有多少这个议题,而 “资源” 对新创公司而言更是攸关存亡的关键。
UI设计师在高速迭代的软体开发流程前期,应该更像服务设计师的思维,除了关注使用者外,还要多考量相关权益人与商业模式。
不应该纠结于介面某元素的微调,例如追求背景颜色、字级大小或排版的极致完美。相反的,应该著重操作流程的顺畅度与能否带给使用者价值(MVP)。
换句话说,设计师要有商业思维,知道在不同的产品阶段自己该扮演何种角色,以及该提供的何种价值。
当然,当商业模式经过市场验证可行后,设计师的龟毛特质就能百分之两百的发挥,设计微调的项目搭配骇客行销(growth hack)团队,就可对使用者进行多种测试,并依结果来调整产品,发挥最大的效益。
对产品龟毛是好事,但过度可能会误了大事!

(2)高傲的牛脾气与毒嘴

当我们看到媒体上的设计师照片或报导时,是否感受到那股高傲异于常人的气息,眼中闪耀著有崇高理想所散发出的光芒,以及带著天才名号的桀骜不驯。
甚至,大众看到设计师光彩亮丽的外表,会产生如明星般的距离感。
但我们要知道好的设计师其实也是好的行销专家,说不定那是刻意经营的对外形象;而将自己打理的有品味,是要呈现专业与对事物的敏锐能力。
所以,千万不要被外在的设计师形象冲昏了头,高傲绝对不是设计师必备的特质。
就软体产业来说,设计师不是产品是否成功的唯一角色。因此除了有好的设计技能外,沟通与整合能力反而是进阶 UI设计师该具备的。
但高傲的表现,可能造成设计师对议题的过度坚持,导致没有妥协空间,错失可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。高傲不会让你成为设计牛人,反而只会成为了一位有牛脾气的合作破坏者。
另外,因为设计师大多有著对美学的独到眼光,及对事物有不同角度的洞见,若还带有高傲的特质,往往说出的话都过于尖酸偏颇。这样不但有失客观性,也放弃了以其他角度观察的机会,失去更多可以发展的方向。

(3)坚持原创

设计师对于“抄袭”与“致敬”一词特别反感,认为产品的设计就应该独一无二,除了对他人智慧财产的尊重,也维持身为设计师的尊严。
不过就软体领域,在介面与互动上的原创真的太稀有,大多都是推叠或改良优秀产品的设计(例如输入框的操作优化);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有非常多免费的模板可使用,让大家的产品越来越像。
再者,过于创新的原创设计,并不一定对使用者好,因为他们可能无法连结过去的经验来操作,而产生不良的体验。
另外,被抄袭或致敬的介面,若用在不同的产业其实效果也不一样。例如透过左右滑动择友的软体—Tinder,许多产业的 APP 因为看到它原创的互动方式大受欢迎而向它致敬,但没有考量所属产业的特性适不适合(例如电商产品适合让使用者多图比较,而不是一张一张塞选),导致没有预期的效果。
所以小编建议设计师若遇到别人抄袭,或思考要不要向别的产品致敬时(但请不要误会大舌头的意思,并不是指原封不动的将别人的设计复制),先放下“必须是原创”的原则,先思考你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类型适不适合,有没有更好或可优化的设计方式。
最后,就商业层面来说,大舌头认为与其谈“原创”这个没有保护性的述求,不如思考如何透过专利来保护与强化它。目前主要国家(美、中、台等)皆能对 Layout、连续的 UI 变化及 icon 申请设计专利,专利的布局是最能实际彰显设计价值的方法,但这个领域却是 UI设计师不在意或最陌生的一块。

(4)只有喜欢或不喜欢

 许多设计师相当有个性,具备个人风格,对事物也是爱恨分明。
因此,对喜欢的东西大力赞赏,不喜欢的东西则极力唾弃(譬如几年前的拟真与扁平风格之争),而介于中间的往往会忽视。
这种极度的二分法,有时可塑造设计师独特的风格,但有时却显得作品刻意独行,让人难以融入。就商业产品而言,又有更多的考量,不能仅依照设计师个人的偏好来设计。
若设计师过度坚持自我喜好,而忽视其他更重要或优先级更高的东西,有可能伤害了团队运作默契与错失成功契机。
再者,只关注喜欢或不喜欢的极端点,可能会错失更佳的灵感,因为介于中间的模糊地带,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弹性。
也会因此局限了自己的发展,如风格、方向、技能等。除此之外,设计师除了相信自己的感性直觉外,有时可以透过数据来佐证或调整,事实可能让你大吃一惊。
过度自我,换句话说就是固执 …

( 5)只关心设计

设计师往往有著对设计无比的热情与执著,谈到或执行设计时专注的令人惊讶,但可能对其他差异性较大的产业却不感兴趣,甚至排斥,例如:程式、金融、教育、媒体或医疗等。
当然这股对设计的热情,可提升动力往专业的高深技术与知识专研,但也可能让思维局限于某个框架中,造成决策的盲点。
况且,设计师可能服务的业主或使用者皆不同,若没有足够的知识,如何与他们进行交谈合作呢?又怎么做出符合现实与理想的产品呢?
此外,更多的生活体验与了解更广的知识,也能促进灵感产生,与观念的改变。所以尝试理解一些你过去不会想要接触的领域、知识与人,这会让你更加成熟与专业。

(6)觉得设计能改变世界

大多数设计师可能在加入团队前,都怀抱著能改善产品、建立品牌或改变世界等的伟大理想。
但经过一段时间后,发现到开发不太鸟你、公司文化乱糟糟、设计没人重视或产品没人用等沮丧的挫折,一开始怀抱的理想都破灭,怀才不遇的你开始怨天尤人,因此郁郁寡欢而不愿再付出。
但这何必呢?每个组织与产品皆处于不同阶段,或有不同的成长与学习速度。
设计师应该更务实的负起责任,不要想著设计能改变世界等过于远大的目标,而是逐步的尝试能改变组织或产品的方法,用这种态度来改变,就算成效没预想的好,但至少也会赢得团队成员对你的尊重。
另外,若刚好你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大受欢迎,千万别以为全因有“好设计”的关系,而自我感觉良好。
产品的成功需要具备太多要素了,例如时机、市场规模、行销策略、技术能力与资金等,而设计仅是构成成功的因素之一。
例如 Airbnb 目前能如此成功,除了设计的手法外,还包含了其独特的商业模式、骇客行销策略与经济环境等要素。
设计师你很重要,但别把目标订得太高,务实、谦逊且聪明才是迈向成功的捷径。
版权声明:itnav123 发表于 2021-05-18 22:49:14。
转载请注明:90%的UI设计师,都容易栽在这6件事上… | 堆栈导航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